法律科普|法律“知多少”——北京站

发布者:王子龙发布时间:2025-08-24浏览次数:79

沈家本修律的故事

在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著名的法学家名叫沈家本。他出生于1840年,是浙江省吴兴县人,5岁时随父亲来到北京。沈家本在刑部任职期间,逐渐对法律产生浓厚兴趣,并成为精通中国古代法律问题的专家。62岁时,沈家本开始主持清末修律工作,这是一项重大的法律改革工程,旨在革除旧律、翻译西法,并制定新的法律体系。

1906年,慈禧太后颁布预备立宪懿旨,沈家本被任命为大理院正卿,负责司法改革。在他的努力下,大理院恢复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司法与审判的分工得以明确。然而,这一改革过程充满波折,沈家本在任大理院正卿仅9个月后便被罢免。尽管如此,他仍继续潜心修律,直到1911年《大清新刑律》勉强通过,而《大清民律草案》也刚刚完成。

沈家本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北京法律改革的艰难历程,也展示了法学家在推动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努力为近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个故事发生地点在北京,与法律改革和法治建设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代北京在法律领域的重要发展和变革。

文字:网络 文字编辑:李佳欣 图片:网络 图片处理:网络 编辑:王小佳 审核:曹添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