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海南海口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治建设”为主题,汇聚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资源法治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路径。我院肖纪连副教授、海南自贸港海洋资源法治研究院副秘书长戴为卿在会议期间当选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的理事,并受邀在年会上作主旨发言。
9月27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主持,研究分会会长、海南大学biwn必赢网址院长王琦教授致辞。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主旨演讲环节,肖纪连副教授作为议题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发言人,发言题目为:《中国-东盟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合作机制研究》。在演讲中,肖纪连副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地缘结构决定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面临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退化的问题。由此,应更多着眼于如何解决共同面临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增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双边可在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立法、执法、司法领域的充分合作,建立持续有效的法律合作机制,这不但可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还将助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紧随其后,在议题三“全球海洋治理与合作的法律问题”的研讨中,我院教师海南自贸港海洋资源法治研究院副秘书长戴为卿登台发言。她的发言题目是《BBNJ协定与ISA的规则互嵌与协调路径研究—以“不损害”原则为视角》紧扣国际海洋法最前沿的动态。BBNJ(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是近年来联合国框架下最重要的海洋法立法进程之一,而ISA(国际海底管理局)则负责管理“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活动。戴为卿副秘书长精准地抓住了未来海洋治理中不同国际法律制度和机构间可能产生的规则交叉与潜在冲突这一核心问题,以经典的“不损害”原则为理论支点和分析工具,深入探讨了BBNJ协定与ISA现有规则体系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互补与协同。
此次我院两位教师当选理事并作主旨发言,体现了我院在海洋法治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未来,我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院将以此为契机,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高水平保护并重的法治保障要求,继续深化内部学科整合,强化特色研究方向,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图:戴为卿
编辑:蒋惠敏
一审一校:戴为卿
二审二校:蒋惠敏
三审三校:学院院长